江西兴国试点“研学旅行”德育新模式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3-27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本报讯(李文涛 记者 徐光明)近日,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二学生来到江西省兴国县,与兴国4所高中的学生结对,同吃同住同学习,学做兴国红薯干、采摘赣南脐橙,享受客家农村生活乐趣。同时,兴国实验小学“德银山歌队”赴北京演出,7天时间,40多个孩子们同吃同住、互为帮助,生活自理、社交能力大大提升。

    “本地学子走出去,外地学生迎进来”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来,兴国县3万多名学生走出校门,深入红色教育基地、工厂、社区、大学等参加研学旅行活动,实现了在快乐旅行中学习,在“行走的课堂”中受益。

    2015年,兴国县成为教育部全国研学旅行10个实验区之一。该县在“安全第一”的前提下,明确研学旅行主题,灵活处理研学旅行时间,遵循“红色、绿色、古色”三色文化研学轨迹,开启了研学旅行教育德育工作新模式。

    该县制定了全县两年两批次逐步推进、研学全覆盖的策略,并通过下发文件、“兴国教育”微信公众号刊发研学常识、编印研学简报等形式至各中小学。2016年4月,组织31所学校校长、德育副校长赴井冈山集体调研,确定研学旅行路线,并与证照齐全、合法经营、信誉良好的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关系,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划分县内、市内、省内、省外等研学区域路径。

    确定研学行程后,每所学校都制定了详细方案,做到“有主题、有任务、有路线、有人员分工、有时间安排、有应急预案”,并将方案上报县教育局备案。得到同意后,研学学校以海报、校讯通、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布研学旅行具体内容,学生采取自愿报名形式,在身体状况允许前提下,家长与学校签订协议书,并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,如医生、摄影师、律师等家长代表参加,最大限度降低研学工作中的风险。

    学生安全到达目的地后,研学学生严格按照出发前的要求,或记录当地风土人情、或记载文史知识、或采访代表人物,通过社会调查、参观访问、亲身体验、资料收集、集体活动、同伴互助、文字总结等形式,充分认识自然和社会,在教师的指导下,用脚步丈量、用眼睛观察、用心灵感悟。

    兴国四小的孩子们来到县工业园区服装厂,与工人们在生产线上体验剪、裁、缝、烫等工艺流程,既锻炼实践操作的能力,也体谅到父母务工的辛劳。

    兴国三中高三学生走进“才子之乡”——江西临川。拜谒汤显祖纪念馆后,“对这位‘东方莎士比亚’的‘传奇四梦’变得可触可感,写作文又多了好素材。”有学生这样评价。

    如今,兴国学子研学旅行的足迹踏遍神州大地,从省外的“冰雪王国”哈尔滨到首都北京,从横店影视城到伟人故里湖南韶山,再到省内的英雄城南昌、革命摇篮井冈山、红色故都瑞金,到处都留下了师生们的欢声笑语。